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22:35:00
近日,广州市生态环境局组织20名飞手运用搭载多光谱监测设备的12台无人机,对东部区域开展专项巡查,累计飞行200余架次,覆盖水产养殖基地、水源保护地及工业园区等65平方公里重点区域。通过高空监测、红外成像等技术,精准发现60余处环境隐患,实现"非现场执法"效能升级,在提升污染溯源能力的同时减少对企业干扰,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科技动能。
无人机对水产养殖基地进行巡查
水产养殖基地、水源保护地和自然保护地区域宽广,且一般周边林草密集,道路少且狭窄,靠传统的地面巡查效率低下。巡查人员利用无人机高空视野广阔等特点,对相关区域情况进行全覆盖空中巡查,并利用可精准定位的拍摄功能,对存在的问题点位进行空中抓拍,将发现的问题移交相关部门处理。借助无人机巡查,可以大大节省人力,提高执法效能。本次专项行动对增城石滩、仙村两镇近3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水产养殖基地和增江6公里多的水源地,以及增城蕉石岭森林公园和黄埔龙头山森林公园两个自然保护地超过35平方公里区域进行了巡查。
无人机巡查实时发现疑似问题
本次行动还对仙村西南村工业园、增江街东区工业园、荔新大道等工业聚集区进行了昼夜巡查。无人机搭载的大气传感器可以实时采集空气中的部分污染物成分和颗粒物浓度信息,实现对目标区域内的空气质量进行快速监测。无人机还可以利用红外热像仪探测有害气体泄漏源,提供污染源的定位,提高违法行为的发现率和准确度,减少执法人员入企检查次数,避免对守法企业正常经营造成干扰。
本次无人机专项巡查行动共发现60多个疑似环境问题,全部已交由属地分局及相关部门跟进处理。下一步,市生态环境局将积极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的有关要求,不断优化执法方式,拓展无人机巡查应用领域,提升执法精准性,助力美丽全运、美丽广州建设。
文|记者 许敏 通讯员 穗环宣图|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