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文章网 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一点触发、多方联动”!平顶山市湛河区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8:53:00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海涛 平报融媒记者 孙聪利

“如果不是他们几个一起帮忙调解,俺母女俩之间的矛盾会越积越深。”近日,在平顶山市湛河区姚孟街道姚电社区,居民张某某感激地说,她和女儿的关系从“剑拔弩张”到正常沟通再到如今的和谐局面,“心里非常感激司法所、社区和心理咨询师的帮忙。”

事情要从今年2月21日说起。当天,张某某情绪激动地向姚孟司法所求助:前一晚她与妹妹通电话时因说话声音较大,与其女儿李某某发生了激烈的语言和肢体冲突。

据了解,张某某在与女儿的交流时缺乏沟通技巧,常使用讽刺性言语,这让女儿心生不满。尤其是在其女儿面对职场挫折等困境时,非但没有母亲的安慰与支持,反而遭受了其二次伤害。这导致李某某自我封闭,不仅切断了与外界的联系,还对父母充满敌意,家庭关系非常紧张。

随后,姚孟司法所所长王旭带领司法所工作人员,协同心理咨询师前往张某某家中。经过一个多小时耐心细致的沟通与疏导,母女俩最终敞开心扉,相拥而泣。

“‘一点触发、多方联动’工作机制推动了力量整合、部门联动,构建起矛盾联调、问题联治、平安联创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姚孟街道有关负责人说,自该机制运行以来,该街道矛盾纠纷化解率提升至 98%,群众满意度达 95% 以上。

为将基层治理触角延伸至最末梢,进一步增强基层治理能力,切实把矛盾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去年以来,在平顶山市委政法委的指导推动下,湛河区委政法委加快推进区、乡(街道)两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以下简称“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整合资源、积极搭台,打造了矛盾纠纷预防化“一站式”化解平台窗口,并同步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软服务”,围绕“抓前端、治未病”工作目标,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属地为主、部门协同、法治保障,创新建立“一点触发、多方联动”工作机制,大大提高了矛盾风险灵敏感知、精准防控和妥善化解能力。

“一点触发”敏锐感知风险。湛河区委政法委统筹曹镇乡、各街道及公安、法院、检察院等多部门力量,使其成为重大矛盾风险的 “传感器”。在日常工作及各类专项活动中,各方能够迅速捕捉辖区、行业内的矛盾风险,并第一时间启动 “一点触发” 机制,极大提高了风险发现预警能力。

“多方联动”协同化解难题。该区以区、乡(街道)两级综治中心或信访联席会议为依托,强化协调联动。组织相关部门、调解组织及社会力量,完善诉调、访调、警调对接和 “三调联动”,共同推动矛盾风险的防控化解。该区综治中心负责牵头会商研判、交办处置;各乡(街道)积极打造特色 “矛调处置实体化中心”,如姚孟街道阳光苑社区“高姐说事”品牌调解室等,实现 “一乡(街道)一品牌,一村(社区)一特色”。该区司法行政部门健全调解组织、建立专家库,汇聚调解能手;该区妇联、人社局等部门结合行业特点,成立专业性调解机构,提升调解水平。

“梯级响应”分级应对风险。湛河区实行村(社区)网格、乡(街道)、区三级阶梯式响应模式。依据矛盾风险的紧急程度、危害程度等因素,分三级启动应急响应。村(社区)、网格能解决的,由负责人召集相关单位处理;超出能力范围的,逐级上报至乡(街道)、区综治中心,由相应负责人召集单位研判处置。化解矛盾的主体和协办责任单位按机制采取措施,区、乡(街道)综治中心视情况启动 “多方联动”,召集司法、公安、属地、物业等相关部门和单位精准研判处置。

“链式管理”形成责任闭环。化解矛盾的主体和协办责任单位在完成处置工作后,第一时间向区、乡(街道)综治中心汇报情况。该区综治中心如同严格的 “质检员”,对办结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再将评估结果反馈给报告单位,从而实现了重大矛盾风险从发现、处置到评估的 “全链条式” 闭环防控。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大投入,完善硬件设施,加快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打造功能更完备的矛盾纠纷化解阵地。同时,进一步深化 ‘一点触发、多方联动’ 机制,强化部门间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同作战,打造一支业务精湛、素质过硬的基层治理队伍,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为全区、全市和谐稳定筑牢坚实防线。”湛河区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