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09:26:00
今年3月,我国科学家独立自主实施了亚洲首例、全球第五例“多基因编辑猪—终末期肾病患者”异种肾移植手术,将一个6基因编辑猪的肾脏,移植到患者体内。这个关键的肾脏,由成都高新区企业中科奥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培育而成。
近日,
成都高新区生物医药企业
成都中科奥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受邀出席国际顶级科学杂志
《自然》(Nature)全球新闻发布会。
公司董事长潘登科、
首席科学家邓绍平代表团队
就《自然》发表的其参与的
异种器官移植重大研究成果
《Gene-modified pig-to-human liver xenotransplantation》
介绍了相关情况。
全球范围内,肝脏移植是终末期肝病患者的重要希望,但供体短缺问题一直严重制约着这一治疗手段的广泛应用。猪器官因其生理功能、大小与人类较为匹配,成为极具潜力的供体来源。此次研究成功将基因编辑猪肝脏移植到脑死亡患者体内,为解决肝脏移植供体短缺带来新希望,其中器官供体猪由中科奥格提供。
这些基因编辑猪,在研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经过6基因编辑,敲除了介导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关键基因,如GGTA1、β4GalNT2和Neu5Gc,同时插入了有助于异种移植相容性的人源基因(CD46、CD55、TBM),大大降低了免疫排斥风险,为移植手术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一成果发表于《Nature》,充分证明了中科奥格基因编辑猪在异种肝脏移植领域的重大价值。实际上,中科奥格不仅为此次临床研究提供了高质量基因编辑供体猪,还作为临床研究的合作方参与了研究全过程。
据悉,未来中科奥格将开发10-12多基因编辑猪,并将进一步与中国多个器官移植中心开展各种器官移植的临床研究,推动异种移植走向临床,真正解决器官短缺问题。
中科奥格于2018年在成都高新区成立。作为异种器官移植领域的领军企业,企业通过基因编辑与体细胞克隆技术构建低免疫原性供体猪,开发出可移植的猪源红细胞、皮肤及肾脏等医用材料,并拓展其在生物医疗、医美等领域的应用,同时提供实验猪种质资源和技术服务。特别是在异种移植领域,培育了10余种基因编辑猪,向全国大部分机构提供了临床前试验及临床试验基因编辑猪器官来源,创造了多个国际第一、中国第一。
作为成都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主阵地,成都高新区积极构建“链主企业、公共平台、中介机构、产业基金、领军人才”等“5+N”产业生态体系,不断强化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持续聚焦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转化。
今年3月17日,《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医药健康产业建圈强链发展政策(修订)》正式印发,政策从支持参与战略腹地建设、支持创新能力提升、支持对外开放、支持未来赛道发展、支持产业生态构建五个部分,全面支持成都高新区医药健康产业建圈强链。其中,鼓励关键技术突破,重点支持为解决重大临床需求进行的新靶标、新位点、新机制、新原理等前沿高水平基础研究及前沿关键技术攻关。
接下来,成都高新区将坚持把创新作为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第一动力,不断加强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瞄准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源源不断地形成原创性引领性重大科研成果,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提供重要支撑。
来源: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