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文章网 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青春语态讲活“两山”故事,杭州市上城区打造宣讲“潮生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18:42:0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姜赟 通讯员 李佳

“我跟团队在深山老林中和大自然‘软磨硬泡’了两年,终于完成了国内首部菌物纪录片《菌物王国》,菌物其实是生态系统循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作为纪录片导演、科普作家的周勇透过山水间菌物多样性,解锁他中心的“两山”密码。

4月23日,在“美丽上城话‘两山’”主题宣讲暨上城区“两山”理论实践成果展上,一场自带“弹幕体质”的主题宣讲在杭州市上城区文化馆“开麦”。活动由杭州市上城区委宣传部、上城区河长制办公室、杭州市生态环境局上城分局、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上城分局、清波街道主办。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来自“红巷新声”的20余名青年宣讲员们正火热开讲——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也是“双碳”目标5周年,如何讲好践行“两山”理念20年的宝贵经验,讲活“两山”理念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青年们选择用身边小故事,以“新”的话语、“活”的讲述、“潮”的传播,让生态文明思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变得热气腾腾。

这场青春版“生态TED大会”上,每位宣讲员都有自己“独门秘诀”:望江街道朱韵讲述民间河长胡福庆十年如一日义务巡河的故事,“揭秘”三千篇巡河日记跃入浙东运河博物馆展窗的鲜活记忆;上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的卢木子、张雄杰以文艺搭档,通过九堡“开渔节”,趣味讲述了钱塘江水质保护;杭州水务黄熠丽深耕水务科研前线,以水厂焕新工程为案例,破译出生态发展卷轴上的“水纹密钥”;城发集团主播三人组徐梦婷、苗丹丹、莫鑫华,用线上线下联动的直播探访,展示了丰收湖环境提升给群众带来的幸福历程。这趟“云旅程”里,老河道的新生、绿廊带的蔓延,都像一幅幅镜头娓娓道来。

“污水怎样化为清流,点“污”如何成金”“每片落叶便都是城市诗意生活中“最自然”的画卷”……每人6分钟宣讲中,“红巷新声”青年宣讲员金句频出,用案例故事映射大主题,将环境保护、生态治理等主题化作青春“方程式”。

这波绿水青山案例,属实被年轻人玩明白了。浙江树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冯伟副院长这样点赞:“上城区聚焦省会中心城区生态治理案例,让‘红巷新声’青年团用宣讲入理、情景剧入景这些新法子,把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通俗化,这招让老百姓听得懂、传得开的实在!”

“当‘红巷新声’青年宣讲员们用青春语态解码新时代‘两山’辩证法时,这不仅是理论宣讲范式的革新,更是一个城市与青年群体的双向奔赴,青年正在重新定义理论宣讲的打开方式。”上城区委宣传部负责人表示,这场宣讲不仅是一次理论的传播,更是一次青春的绽放,展现了上城青年宣讲员的风采和担当,让“两山”理念在钱塘江畔绽放出新的魅力。

据悉,近年来,上城区持续打造青年理论宣讲品牌,推出了由300余名青年骨干组成的宣讲队伍——“红巷新声”青年理论宣讲团。“言之有理开放麦”基层巡讲、首批理论宣讲特色工作室、“青”你来说·理论开放麦、青年理论宣讲训练营等项目亮点纷呈,形成了内容创新、形式创新、队伍创新的生动局面。

站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起点,上城青年以“破圈”创造的“潮宣讲生态”,让“两山”理论成为年轻人热议的“新时尚”,引领绿色生活新风尚。下一步,上城区将持续通过“队伍扩能、内容破圈、渠道融合、资源聚合”等路径,持续释放“红巷新声”品牌活力,不断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上城区委宣传部 供图

“转载请注明出处”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