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4 08:01:00
近期,多家电动自行车车企公布的2024年年度营收数据,雅迪、新日、爱玛等头部企业正面临增长瓶颈,营收增速放缓,净利润开始下降。面对困局,部分企业一方面选择换代新品,向智能化、高端化转型。而另一方面,电动休闲三轮车(即“休三”)正在撬动新一轮的市场需求,受到消费者、企业的热捧和关注。
平替“老头乐” 消费者为何青睐“休三”
休闲三轮车,即载客电动三轮车,按照时速、驾照要求、核定载客人数等,分为轻便正三轮摩托车和正三轮载客摩托车两种,和两轮摩托车一样执行国家标准《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GB/T 24258-2018)。轻便正三轮车时速在50km/h及以下,悬挂蓝底白字号牌,驾驶员需持有D、E、F驾照中的一种;正三轮载客摩托车时速在50km/h及以上,需悬挂黄底黑字号牌,持D型驾照的驾驶员方可驾驶。
相较于两轮电动车,休闲三轮车结构稳定,不易翻车。而且很多新品已经配备了遮雨棚,起到遮风挡雨等作用,使骑乘更加舒适安全,因此逐渐受到县域市场以及基层乡镇消费者喜爱。据智研咨询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电动三轮车需求量达到1385万辆,其中休闲电动车的需求量从2016年的150万辆上升至2023年的288.2万辆。据业内估计,2024年,休闲三轮车销量约为350万辆,消费者需求正持续增长。
“休三”的传统使用群体是老年人。它填补了俗称“老头乐”的非标低速电动车被淘汰后遗留的空白。相较于“老头乐”,休闲三轮车可以列入《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目录内,因此能够上正式的牌照,拥有合法路权,从而能够平替“老头乐”,满足老年人在内出行、买菜、接送孩子等硬性需求。
一些年轻用户也将电动三轮车作为通勤工具。相较于小型新能源车,电动三轮车价格较低,一般不超过2万,且使用成本低,契合年轻用户经济型消费偏好。
除了日常生活需要,电动三轮车也成了短途出行的代步好助手。一些旅游景点、校园、产业园也开启了共享电动三轮车租赁服务。不仅满足了出行需要,也让电动车厂商看到了商机。
综合来看,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比例增加,加上三轮、四轮监管趋严,“休三”有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从通勤到休闲,从自用到租赁,电动三轮车正受到消费者青睐,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应用场景。
群雄逐鹿“休三”市场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电动车强制性国标出台以及电动车全链条整治工作推进,电动车企业准入门槛在增加,传统两轮电动车市场的盈利空间也在缩减。面对瓶颈,电动三轮车成为了众多电动车企业新的增长点。
在近期结束的天津北方国际电动车自行车展览会上,封面新闻也注意到,除了美特好、哈牛、欧皇等主打电动三轮车的企业,雅迪、绿源、倍特等两轮电动车品牌也推出了自己的休闲三轮车产品,休闲三轮车市场呈现出激烈竞争的态势。
高利润成为了两轮电动车厂商入局的重要原因。据“电动车情报网”给出的一份成本拆分分析,零售价为 9000 元的电动三轮车各项成本合计为 6750 元,其中电池成本 2100 元(60V58Ah),电机 400 元(1200W),控制器 300 元,车架及车厢 1500 元,其余成本则用在轮胎、烤漆、灯光、宣传等。一辆车的出厂价为7800元左右,厂商利润约为1050元。而爱玛科技曾披露的数据显示,到2023年,该品牌电动三轮车毛利率比电动自行车高5%。
随着更多厂商入局,电动三轮车呈现出新的行业趋势。
首先,休闲三轮车开始更加注重材质工艺,为吸引年轻消费者,休闲三轮车告别了曾经廉价感的外观,针对宝妈、上班族等年轻群体推出了具有时尚外观的新款电动三轮车。此外,休闲三轮车多采用钣金车身、一体包裹式车棚等设计,让电动车能够抗撞击,质量更加可靠。雅迪的EV301等采用封闭式车厢,并配备暖风系统,在冬日给消费者带来温暖。
除了高颜值,休闲三轮车也在向智能化发展。爱玛的乐享CA500不仅支持手机远程控车和蓝牙解锁,还能通过手机APP启动雨刷,使出行风雨无阻。这些智能配置也吸引了很多年轻消费者。
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7年-2022年,我国电动三轮车产量从1034万辆增长至1404万辆,市场规模接近400亿元,电动三轮车特别是休闲三轮车正在成为电动车行业新的增长动力。
政策护驾 让“休三”更便利群众出行
随着银发经济蓬勃发展,以及更多应用场景和需求的增加,休闲三轮车正在逐步普及大众。但是休三普及的路上也面临很多阻碍。首当其冲的就是对休三驾照申领的年龄限制。
此前,电动三轮车驾照的申领年龄上限为60周岁。2024年12月21日,《公安部关于修改的决定》公布,将D、E、F型驾照的申请上限放宽到70周岁,70周岁以上驾照持有者通过记忆力、判断力、反应力测试和年度体检,仍可以继续驾驶普通三轮车。该决定已于今年元旦正式施行,不仅让老年人驾车有了制度保障,也让休闲三轮车实现更大程度的普及。
然而,电动三轮车的交通管理,也成了城市治理中有待化解的矛盾。虽然休闲三轮车被工信部定义为“轻便正三轮摩托车”和“正三轮载客摩托车”,但是在许多城市具体交通管理中,仍被定义为非机动车,与自行车等其他非机动车并行有安全隐患。而在成都,新办摩托车入城证自2003年停办以来,现有入城证已经卖出了天价,不仅不利于普通民众最后一公里通勤,也让包括电动三轮车在内的电动摩托车管理出现了实际上的真空。
如何让政策更加让休闲三轮车等新的交通工具真正落地,便利群众出行,仍需要政策制定者交出更圆满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