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08:25:00
2021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贵州考察调研,探访苗寨化屋村。他走进苗族村民赵玉学家,聊家常、话发展,祝福赵玉学一家日子越过越幸福甜美。在扶贫车间,他了解发展特色苗绣产业、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等情况,嘱托乡亲们要把包括苗绣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在村文化广场上,他亲切地对乡亲们说,脱贫之后,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希望乡亲们继续努力奋斗,把乡村产业发展得更好,把乡村建设得更美。
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苗家儿女心中澎湃激荡。这些年,立足独特的自然风光与民族文化资源,化屋村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在这片壮美的山水间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崭新画卷。曾经偏远落后的“悬崖村寨”已蝶变为一颗闪亮的“乌江明珠”,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
“老板,黄粑咋卖?”
3月31日,毕节市黔西市化屋村赵玉学开的农家乐里,几位游客慕名而来买黄粑。
乌江画廊化屋村段游人如织。史开心 摄
“先尝尝,好吃再买。”
赵玉学切了一小块黄粑递给客人。
“味道不错,带点回去。”
“好嘞。散装15元一斤;盒装1.6斤,38元一盒。”
按照客人需要的分量,赵玉学快速打包装好。
“可以加个微信,喜欢吃,随时给我发信息,我给你们寄过去。”
一拨客人刚走,一拨客人又来。“还得抓紧时间准备厨房食材。”赵玉学一脸乐呵呵,“卖黄粑加农家乐,去年挣了15万元。”
“化屋黄粑”在当地成为最受欢迎的“伴手礼”,同时远销各地,深受消费者喜爱。
2021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走进赵玉学家,同赵玉学一家一起制作当地传统节日食品黄粑。赵玉学告诉总书记,原来住在不通水、不通电、不通路的麻窝寨,现在搬迁出来住上了二层小楼,水电路都通到了家。习近平总书记听了十分高兴,指出,“要积极发展乡村产业,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让群众既有收入,又能兼顾家庭,把孩子教育培养好。”
“习近平总书记还祝福我们一家日子越过越幸福甜美,太暖心了!”赵玉学说,他一直把总书记的祝福记在心里,并作为全家努力奋斗的动力。
这些年,赵玉学和妻子杨鹏英留在家乡创业,注册“赵玉学黄粑”商标,生产销售黄粑,开起农家乐,收入芝麻开花节节高。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翟培声 谢朝政
编辑 李娟
二审 杨韬
三审 闵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