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文章网 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健康中国行动扩容,体重、乡村、中医药成新重点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18:55:00    

□记者 吴文可

4月14日,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发布通知,结合健康中国建设工作实际和健康中国行动推进情况,决定将健康体重管理行动、健康乡村建设行动和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纳入健康中国行动。

为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2019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启动实施健康中国行动15个专项行动。该意见是国家层面指导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的一个重要文件,提出到2030年,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大幅提升,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普及,居民主要健康影响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因重大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明显降低,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得到较大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水平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健康公平基本实现。

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要求,健康中国行动新增的3个专项行动与其他15个专项行动统筹推进

健康体重管理行动

推动慢性病防控关口前移的必要举措

体重水平与人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体重异常特别是超重和肥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部分癌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已经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 年)》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为34.3%,肥胖率为16.4%;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11.1%,肥胖率为7.9%,整体超重肥胖形势不容乐观。将健康体重管理纳入健康中国专项行动中予以积极推动和倡导,促进全民健康,既是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居民健康素养的需要,更是坚持预防为主,推动慢性病防控关口前移的必要举措。

健康体重管理行动明确,到2030年,实现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广泛建立,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显著提升,健康生活方式更加普及,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基本形成,人群超重肥胖上升趋势初步减缓,部分人群体重异常状况得以改善。

围绕这一目标,健康体重管理行动提出2个方面8条主要工作措施。在个人和家庭层面,提出要正确认识体重,做到“三知一管”,即知晓健康体重标准、知晓自身体重变化、知晓体重管理方法与科学管理自身体重;科学管理体重,全家共同行动,将健康体重作为家庭生活新理念,以家庭健康生活方式培养为重点,倡导吃动平衡、“三减三健”等健康理念,推进家庭成员形成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掌握体重管理技能,提升科学运动能力。

在社会和政府层面,提出加强科学普及和宣传倡导,发挥专业技术优势、规范体重管理服务模式,积极营造良好的体重管理社会支持性环境,倡导健康消费新理念,加强体重监测与效果评估等工作任务。

健康乡村建设行动

促进补齐农村卫生健康服务短板

2020年,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在全国实现了基本医疗有保障,农村居民有地方看病、有医生看病,常见病、多发病能够得到及时诊治。

农村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是一个系统而长期的任务。健康乡村建设行动,聚焦乡村主要健康问题,整体、系统地推动各项卫生健康政策措施在农村地区的落地落实,促进补齐农村卫生健康服务短板,更好地维护农村居民健康,缩小城乡健康差距。

健康乡村建设行动从“大卫生、大健康”视角出发,围绕健康中国行动中的“四个基本路径”——普及健康知识、参与健康行动、提供健康服务、延长健康寿命,设定2030年健康乡村建设行动的总体目标。

具体来讲,到2030年,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差距明显缩小;农村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健康生活方式日益普及;乡村医生中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比例逐年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居民能够更加便捷获得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重大疾病危害和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农村环境更加健康宜居。

健康乡村建设行动从个人和家庭、社会、政府角度分别明确各方在健康乡村建设行动中的职责、任务及需要采取的行动。

个人和家庭层面提出3项任务。包括主动获取健康知识和技能,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和科学就医习惯,改善居住环境建设健康家庭等。

社会层面提出3项任务。包括推进健康自治,推动健康文化传播,鼓励丰富志愿服务等。

政府层面提出4项任务。包括推进县域内医疗卫生资源均衡布局,做强公共卫生服务,构建健康支持性环境,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等。

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

构建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全流程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坚持政府主导、动员社会、全民参与,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和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构建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全流程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

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提出,到2030年,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达30%;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和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临床科室的比例达95%;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提供中医非药物疗法的比例分别达100%、80%;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进一步优化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达90%。个人学习了解中医药健康知识、开展自助式中医药健康管理的主动性增强;社会力量更广泛参与普及中医药健康知识,营造中医药健康促进良好氛围;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更加规范,中医药健康促进保障机制更加健全。

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从个人和家庭、社会、政府三个层面提出中医药健康促进的实践要求。

个人和家庭层面提出6项任务,包括主动了解中医药、注重饮食养生、加强运动养生、重视调畅情志、遵循顺时养生、提高自我保健能力等,倡导个人和家庭树立主动健康意识,广泛学习中医药养生保健基本理念和知识、中医养生保健技术等,提高自我健康维护能力。

社会层面提出7项任务,包括规范举办中医药健康知识普及活动、丰富老年中医药健康服务、开展妇幼健康领域中医药健康服务、推广普及传统功法工间操、规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研发和推广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新技术新产品、完善中医药健康促进多元化投入机制等,进一步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中医药健康促进工作,推动中医药更广泛融入群众生产生活。

政府层面提出6项任务,包括深入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播和健康知识科普、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中医药疾病防治能力、拓宽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创新中医药健康服务模式、强化中医药健康促进支撑能力等,围绕在维护人民健康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作用,进一步树牢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理念。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