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19:07:00
今年以来广州专业市场有哪些新动向?作为市场主体,个体工商户急需解决哪些问题?广州又推出了哪些政策解决商户的急难愁盼?广交会前夕,南都记者深入走访广州多个专业市场发现,今年以来,为提升市场活力,广州市商务局动作不断。
出口利润空间压缩
商铺加大开发力度抢市场
广大服装城、广大皮具箱包城、广大鞋城、广大时尚中心……在广州白云区的石井商圈,广大商贸城旗下的多个专业市场分布于此,总占地面积约50万平方米。
近日,南都记者走访了片区的多家市场。在现场,随处可见外籍采购商的身影,有的干脆自己推着板车、小货车,车上堆满了货品,很多商铺门口也叠放着打包好要寄走的包裹。在广大时尚中心,喀麦隆商会还在此设立了办公地点。
据广大商贸城相关负责人介绍,整个广州大商贸城约有7000个档口,5000来家商户,而涉及外贸业务的商户占比就达到了70%,“市场内的商品涵盖服装服饰、皮具箱包、鞋等,外贸出口业务覆盖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与众多海外采购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据介绍,去年公司逆市扩张,在石井商圈新开了两个市场。
中港皮具城是中国皮具商贸之都(白云)的核心成员,拥有皮具品牌商户600余家。去年市场采购贸易业务出口额达9000万美元,总出口额达到了1.03亿美元,与2023年相比,实现了210%的增长。
但不能忽视的问题是,中小商户出海的难度在加大。“近年来,外贸形势日益严峻。”广大商贸城外贸部业务总监王云表示,以前市场里的商户坐在店铺里等采购商上门就行,现在大家都意识到必须要走出去了。而那些早年就闯进海外市场的商户,也遇到了订单量减少、利润空间压缩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商户们也在积极拓展市场,同时加强自身竞争力。
手工彩绘皮包、自主设计师品牌包、手绘行李箱……南都记者在三元里商圈看到,在这些独具特色的箱包市场中,境外采购商正兴致昂扬地挑选着心仪的商品,商户也忙着介绍特色产品。“广交会对我们的生意很有帮助。”一位商家告诉记者,近些年来的生意都不错。
而在中大布匹市场,潮汕人韩姐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在这里做生意了,是市场中第一个使用银行POS机的商户。她经营的布料销售至全国多地,尤其是蕾丝产品,更为畅销。谈起最近的市场情况,她表示:“今年市场行情好转,接单不断,年初至今客户量同比增加了50%,金额同比增加了20%。”这也使得她的备货量增加了很多。
黄小姐是广州国际轻纺城内一间商铺的销售负责人,她们的布料多为自主开发。据她介绍,在开发产品时,都是一次性开发多个品种,然后进行筛选。她坦言,目前布料批发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为此,今年店铺主动加大开发,以增加市场竞争力,“我们加强自主开发,就是希望往时尚潮流、年轻化的方面发展。”
动作不断
解决小商户经营痛点
“冻卡问题,能否简化。”柏丽NYC广场相关负责人提到,在日常经营中,客户反映的银行卡被冻结问题,希望能有对应的解决措施。其实,广州在这一方面已有动作。
不久前,广州市商务局发布了“关于认定7家专业市场为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集聚区拓展专业批发市场的通知”,广州再添7家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受益的亦是市场中的“个体户”。
据广大商贸城外贸部业务总监王云介绍,市场采购贸易允许不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供货商户直接收结外汇,突破了传统外贸的限制。王云举例说,在成为试点前,传统外贸模式下,市场里的部分商户由于缺乏专业指导,常采用个人银行卡接收国外客户货款。这种做法不仅缺乏贸易保障,还易因交易记录不规范、资金来源不明等原因导致银行卡被冻结。
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创新性地允许多批次、多种类、小批量的无票货物出口,为个体工商户提供了更加规范、便捷的外贸途径,有效避免了因不规范操作而导致的冻卡等问题,保障了商户的资金安全和外贸业务的顺利开展。与一般贸易方式相比,解决了个体户和小微企业的“无票”难题,让更多商户能够参与外贸。王云表示,广大商贸城2022年成为试点后,真正开展业务是在2024年,“仅去年一年,市场采购贸易的量就超过了4亿元人民币。”
不仅如此,3月25日,金融市场上首个面向专业市场的线上纯信用贷款产品——“惠百圈 贷万商”商圈惠贷在广州国际轻纺城正式推出。商户稳坐店铺扫码就能申请,额度最高可达300万元。
据介绍,“商圈惠贷”由交通银行根据广州专业市场主体所需而打造的一款线上信用个人经营性贷款,针对每个优质市场商圈定制综合授信方案,运用大数据风控能力精准客户画像,为市场内商户核定更优额度,最高可达300万元,随借随还,支持先息后本、等额本息等多种还款方式,这些创新亮点解决了商户资金周转难题,极大地提升了资金使用的灵活性和便捷性,能有效满足市场内商户日常经营需求。
据悉,该产品在中大布匹商圈、流花服装商圈首发后,在广州陆续增加了站西鞋业商圈等进行试点。推出至今,已有多名市场商户通过扫码申请,整体申请通过率较高,贷款利率也更加优惠。
政策扶持
推动专业市场转型升级
南都记者注意到,“2025年广州市促进商务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将于4月1日—4月30日期间开启申报,广州批发业企业有望最高获400万元奖励。
根据扶持政策,广州支持专业市场改造提升。对新建投资额1000万元以上或改造提升投资额200万元以上,项目建设期不超过3年的,单个项目给予不超过投资额20%的奖励,支持金额不超过200万元;以于开展数字化转型的市场,单个项目给予不超过投资额20%的奖励,支持金额不超过100万元。
“广州专业市场共有500余个,经营面积接近1100万平方,商户近20万家。”广州市场商会秘书长李英介绍,近十年来,广州专业市场正在改造升级,“产业服务平台化、数字化创新,内外贸一体化等都是我们行业重要的转型方向,以及重点探讨的领域。”
为推动专业市场升级改造,广州启动了商品交易市场星级创建工作。去年已有40家市场入围第一批星级创建名单,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皮革鞋包、电子数码等品类。其中,包括广州国际轻纺城在内的12家市场荣获首批满格五星级荣誉。
采写:南都记者 廖艳萍 伊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