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文章网 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面对关税讹诈,绥靖妥协只会是“与虎谋皮”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2 08:55:00    

近期多家媒体报道称,美国政府计划利用正在进行的关税谈判,向其贸易伙伴施压,要求各方限制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以换取美方的关税豁免。4月21日,中国商务部在答记者问中表示,美国这种行径是打着“对等”的幌子,在经贸领域推行霸权政治、实施单边霸凌,同时强调,“绥靖换不来和平,妥协也得不到尊重”“以损害别人利益来换取所谓豁免是与虎谋皮,最终只能是两头落空,损人不利己”。这一表态获得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

中方有此回应很容易理解。华盛顿如此明目张胆地胁迫谈判各方“选边站”,将围堵孤立中国的图谋摊开到明面上讲,尽显其蛮横与霸道,是对全球经贸秩序的公然蔑视和破坏。中国作出回应,不仅是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也是站出来捍卫国际经贸秩序和国际公平正义。同时,中方的态度也很明确,国际贸易绝不能回归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各方都必须为维护这个赖以生存的国际贸易秩序尽一份力。

尽管美国仗着第一大消费市场的优势,对数十个谈判方威逼利诱,但这些谈判方看得明白,美方是如何一次次言而无信、出尔反尔;也看得清楚,中国是如何坚定地反对霸道、捍卫公道。这一次,美方抛出“关税豁免”的诱饵,要求其贸易伙伴限制与中国的贸易往来,既高估了自己,也低估了中国,更误判了形势。

众所周知,中国是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连续8年居全球第一,这些经贸关系通过全球供应链造福了多方不计其数的企业与消费者。同时,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发展与全球产供链的“稳定锚”,同中国“脱钩”无异于主动放弃这个开放并充满机遇的市场,只会在全球经济发展的浪潮中逐渐被边缘化。因此,对于“切割”中国同世界的经贸联系这一幻想,美方的做法就像“竹篮打水”,必然以失败告终。

英国财政大臣里夫斯在赴美就贸易问题进行谈判前表示,脱离中国市场将“非常愚蠢”,主张对华建立更深层次的伙伴关系,这一务实态度代表了国际社会的主流心声。此外,无论是在东盟、欧盟,还是在日本、韩国,很多政治家、经济学家、企业高管纷纷发声“不想在美国和中国之间作选择”。更生动的案例正发生在中国广东,第137届广交会已吸引了来自全球21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5万名境外采购商,较去年同期增长20.2%。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政治胁迫无法阻遏经济全球化和多边主义的内生动力。

世界贸易组织(WTO)明确要求其成员遵守非歧视原则,这既是建立在过去数十年国际社会的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共识,也是各经济体共同利益最大化的公约数。面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冲击,中国的态度始终很坚定,那就是捍卫国际经贸规则和多边贸易体制,这是规律和大势使然。对于处在这条深度嵌连的产供链上的每一个经济体来说,规则的公正合理至关重要,这关乎接下来国际贸易能够继续得到法律保障。试想一下,如果国际贸易退回到“谁力气大谁说了算”的时代,将是何种混乱失序的状态。更重要的是,失去了规则的约束,霸权将更加得寸进尺,给全球共同发展带来更持续的破坏。牛津经济研究院模拟了保护主义日益抬头、全球化逐渐解体、政府倡导经济民族主义的“破碎世界”,其中新兴市场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

在著名经济学家曼昆等逾千人日前签署的“反关税宣言”中有这样一句话:“健全的经济原理、经验证据和历史的警示终将战胜当下的保护主义。”至于谈判各方和华盛顿达成什么样的协议,又将产生何种朝令夕改、背信弃义的版本,相信各方都会有自己的考量和判断。但若哪一方以牺牲中国利益的方式向美国递“投名状”,中国绝不答应。中国欢迎各方继续搭乘发展快车,但并不意味着可以让渡核心利益。向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举白旗的做法,不仅破坏多边贸易体系,更将动摇全球经济秩序的根基。我们希望相关各方能看到长远,作出正确的选择。

本文系环球时报社评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