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文章网 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县域富民产业观察丨临沂市莒南县朱芦镇:“精品农业”提质富农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09:09:00    

在临沂客户端讯土豆、樱桃、无花果、茶叶、丹参……这些农产品在莒南县朱芦镇应有尽有,且供不应求。这是近年来该镇以“精品农业”来提质增收,初步形成 “一村一品”或“一村多品”种植模式、“村村联动、互促互进”产业发展新格局的结果。

“我们巧打时间差,今年的头茬土豆大年初四就上市。这东西产量大,亩产可达3000公斤,每公斤能卖到7元左右……”石场村党支部书记、吉军蔬菜种植合作社理事长赵吉军在售完头茬土豆后,正忙活着准备种植二茬黄瓜。

朱芦有传统的三“特”——地蛋、鸡蛋、石头蛋。这里的“地蛋”就是土豆。据介绍,石场村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大棚种植,如今已建成千亩早春土豆产业基地,是当地土豆生产、技术及销售的核心产区,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可吸纳周边1500余群众就近就业,辐射带动周边农户三四百余户。

同时,该镇托山林资源优势,带动200余户参与,发展丹参种植8000余亩,推广土壤改良和标准化加工流程。发展丹参种植区观光旅游、中医药文化展销,与厉家泉村研学基地联动打造中医药文化研学区。整合资源推进深加工,通过建设丹参加工车间,开发丹参茶、切片等产品,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这里的丹参酮含量高、品质优,备受全国药商的青睐。

而李家彩村、刘家东山村等采用“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72座大棚种植圣女果,采用恒温库、水肥一体化技术,亩产量达2万斤,亩均收入超12万元。通过农技服务队指导、订单农业和电商直播,产品销往全国,并带动村民就业,实现“家门口增收”。

还有小茅墩村兆雪家庭农场种植的高端有机阳光玫瑰葡萄,通过恒温库储存和精准对接中高端市场,年储存量达60万斤,销往北京等地,经济效益显著。该镇无花果种植基地引进金奥芬、布兰瑞克等高质量品种,年产量12万斤,产值120余万元,凸显出精品农业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是壮大农村经济的关键环节。为促进特色种植规模化、品牌化及农文旅融合发展,该镇立足茶资源优势,对古茶树、野生茶树、茶群体种资源普查与收集,建设优质良种母本园;利用统一注册的通用标识,授权运转规范、产品质量好、信誉高的合作社免费使用,探索建立“通用标识+合作社商标”的母子品牌发展模式,培育高品质茶叶产业链群;建设茶产业创意园区,涵盖精品茶制作共享车间、茶饮工厂、茶包装集散及茶旅项目,推动“种植—加工—文旅”全链条发展。引入深圳芙蓉堂药业等社会资本,建设涵盖丹参育苗、种植、初加工环节的中草药产业示范基地,推动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打造一体化综合型强镇。依托无花果、蓝莓、黄桃等9处优质农产品基地,引入采摘观光、创意农业等业态,打造“山水田园·五彩朱芦”品牌。

农业大有文章。从“吃饱”到“吃好”,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该镇“精品农业”为突破口,通过特色及标准化种植、产业融合、科技赋能和农文旅融合,构建了多元化的产业体系,不仅有效提升了农产品竞争力,农产品贴上了“金字招牌”,更实现了农民增收、集体经济增长和乡村生态优化的协同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梁作金 徐淑刚 通讯员 卢兴津

编辑:江岩

顶 ↑ 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