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文章网 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险资权益配置上限提升5% 带来A股增量资金或超万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00:23:00    

保险资金提升权益投资比例、优化权益投资投向,正进一步迎来政策助力。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决策部署,提升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

《通知》主要内容包括三方面,一是上调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二是提高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的集中度比例,三是放宽税延养老比例监管要求。

经多家公募机构测算,此次调整预计可为A股引入万亿元量级的资金。

在受访机构看来,这一举措既是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关键部署,更是引导长期资金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制度创新。《通知》通过引导险资从被动配置转向主动挖掘企业长期价值、从短期收益导向转向战略投资布局,不仅是制度与规则的优化,更标志着保险资金运用从“规模扩张”向“价值创造”的历史性转型。

释放增量资金或达万亿元级别

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无疑是此次新规带来的最瞩目变化。

据了解,监管对我国保险公司可配置权益类资产的比例要求,主要按公司偿付能力进行阶梯型档位划分。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越高,权益类资产账面余额占公司总资产比例的上限标准就越高。

区别于2020年银保监会对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配置的相关监管规定,记者对比发现,此次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实施的新调整主要有两大核心方向:

一是调整了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在过去,对于偿付能力处于最高档位——上季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超过350%的保险公司,监管规定其权益类资产投资余额不得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45%,而此次新规将这一比例进一步上调到了50%。

二是简化档位标准,将部分档位偿付能力充足率对应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调5%。例如在过去,上季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50%~200%和200%~250%的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投资余额分别不得高于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25%和30%。但在新规中,对于偿付充足率在150%~250%的保险公司,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统一取高至30%。

以保险资金的体量而言,投资比例上调5%所带来的权益投资规模增量不容小觑。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保险行业的资金运用余额为33.26万亿元。2025年1月23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权益类基金的金额已经超过了4.4万亿元。

据多家机构分析,险资投资权益类资产占比每提升1%,即可带来约3000亿元增量资金,而2024年保险资金“股票+证券投资基金”的实际配置比例普遍在10%~20%之间,仍有较大理论上升空间。

“以当前约4.4万亿元的险资权益投资规模、12%的行业平均配置比例测算,此次调整理论上可释放超千亿元增量资金。若叠加市场预期的长期松绑空间,未来潜在增量资金规模有望达到万亿级别。”万家基金向记者解读称。

富国基金提供的数据则显示,按照上调5%的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估算,预计若用足权益资产比例上限,可带来的增量入市资金则达到1.66万亿元。从实操层面看,预计此前受限于偿付能力的中小公司,或率先提升权益配置比例以提升投资收益率。

优化险资权益资产投向

除直接提升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外,《通知》还更新了对险资股权投资和养老投资的要求,以拓宽其对权益资产的投资空间。

一是将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的集中度比例放宽,允许保险公司投资单一创业投资基金的账面余额占该基金实缴规模的最高比例从20%提升至30%。同时,引导保险资金加大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力度。

“新规带来险资直接融资比重提升,可以降低实体经济对传统信贷的依赖,改善融资结构。”易方达基金指出。

万家基金还提到,新标准的出台将有助于精准“滴灌”新质生产力:这一导向促使险资从传统基建、能源领域向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绿色低碳等新质生产力领域加速转移,推动形成“资金—产业—创新”的良性循环,助力我国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抢占战略制高点。

二是进一步放宽了税延养老比例监管要求,保险公司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业务,其税延养老保险普通账户与其他保险产品普通账户合并计算投资比例,不再单独计算投资比例。这意味着享受税延政策的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的权益仓位上限将有所提升。

“这一要求更便于保险公司在资产配置方面和资产负债管理方面的统筹考量,极大地提升了税延养老保险产品的产品力,有助于我国三支柱个人养老业务的发展,从其外部性来说,正在培育另一股新生的中长期资金力量。”中欧基金认为。

投资期限长、追求长期稳定回报、机构运作专业化的保险资金,是我国资本市场重要的耐心资本。为进一步激励这一股中长期资金力量,今年以来,监管层的政策动作频频。

今年1月23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肖远企曾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将进一步优化完善保险资金投资政策,鼓励保险资金稳步提升股市投资比例。此后3月,《保险资金未上市企业重大股权投资有关事项的通知》也已落地,旨在推动险资对我国新兴产业股权投资的支持。

多家机构看来,此次《通知》的落地将进一步强化政策合力,对于提升保险资金对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具有积极意义。

从其因来看,中欧基金指出,“新规在推出的时点上恰逢其时。保险资金上调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背后看到了我国科技创新的进步、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无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很多公司的质量在近几年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具备了更好的中长期配置价值,提升权益配置比例正当时。”

万家基金还提到,此次《通知》与中央汇金增持ETF、证监会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等近期政策形成协同联动。中央汇金明确加大ETF配置力度,险资通过提升权益投资比例和优化投向,将与“国家队”资金形成“市场托底+产业赋能”的双重效应。

而从其影响来看,大规模保险资金在权益配置比例上的提升,也将为整个股权和股票市场带来更多的中长期资金,助力实体经济继续高质量发展。

易方达基金指出,此次政策调整有利于促进保险业更好发挥长期资金和“耐心资本”优势,既为资本市场引入“源头活水”,又通过结构性引导强化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长期来看,险资与资本市场的深度融合将推动我国金融体系向更高效、更市场化的方向演进,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顶 ↑ 底 ↓